• 135-0985-1315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UV设备的发展历史

      |  点击量:87次  |  2025年05月22日  

    UV设备(紫外线固化设备)的发展历史与光化学、材料科学及工业需求的进步紧密相关。以下是其关键发展阶段:

     

    一、早期探索(20世纪初期)

    1920年代:

    紫外线(UV)的光化学效应开始被科学家研究,发现某些材料在UV照射下会发生聚合反应。

    19301940年代:

    德国科学家开发出首个人工UV光源(高压汞灯),为后续应用奠定基础。

     

    二、技术萌芽(19501960年代)

    1950年代:

    UV固化技术初步应用于牙科领域(光固化补牙材料)。

    1960年代:

    光引发剂(如苯甲酮类)的发现,使UV固化效率大幅提升。

    首台商用UV固化设备出现,用于印刷油墨和涂料的快速干燥。

     

    三、工业应用爆发(19701990年代)

    1970年代:

    UV固化技术在印刷行业(如丝网印刷、胶印)普及,替代传统热干燥工艺。

    开发出中压汞灯,提高UV输出强度和稳定性。

    1980年代:

    电子行业采用UV固化胶水(如PCB板封装)。

    UVLED技术开始实验室研究,但功率较低。

    1990年代:

    设备小型化,UV固化应用于汽车、医疗器械等领域。

    环保法规推动UV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(减少VOC排放)。

     

    四、高效与智能化(20002010年代)

    2000年代:

    UVLED技术取得突破,实现365nm、395nm等波长输出,寿命长、能耗低。

    冷光源UV设备出现,适用于热敏感材料(如塑料薄膜)。

    2010年代:

    智能化控制(PLC、物联网)实现精准参数调节。

    3D打印领域应用UV固化光敏树脂(如SLA技术)。

     

    五、前沿发展(2020年代至今)

    1.UVLED主导:

    更高功率(>10W/cm²)、多波长(UVA/B/C)定制化设备。

    节能优势显著,逐步替代传统汞灯。

    2.绿色技术:

    无臭氧UV光源、水性UV材料等环保解决方案。

    3.跨界融合:

    AI结合,实现实时固化质量监测(如红外测温+UV强度反馈)。

    柔性电子、生物医疗(如UV固化医用粘合剂)等新兴领域应用。

     

    六、未来趋势

    纳米级UV固化:用于微电子封装、光学器件制造。

    可穿戴设备:低温UV固化柔性电路。

    可持续材料:生物基光引发剂的开发。

     

    关键里程碑总结

    时期

    技术突破

    应用领域扩展

    19201940s

    人工UV光源发明

    实验室研究

    19501960s

    光引发剂发现

    牙科、印刷

    19701990s

    中压汞灯、环保需求驱动

    工业印刷、电子

    20002010s

    UVLED商业化

    3D打印、精密制造

    2020s+

    智能化、多波长定制

    生物医疗、柔性电子

     

    UV设备的进化始终围绕效率提升(更快固化)、环保节能(低能耗/无污染)和应用创新(新材料、新场景)三大方向推进。

    dguvcj官网联系方式.jpg

    推荐产品